【学习体会】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2-11-08 | 【打印】 【关闭】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风的力量;一个人影响几代人,是家风的传承。这个人是我的祖父,我们的家风是“廉洁奉公”。从旧中国到新社会,祖父用一生去见证。在旧中国,作为贫农的祖父饱尝了生活的辛酸,为改变现状,投身革命。新中国建立后,祖父任城关镇书记,“执政为民,廉洁奉公”是他的信仰,官职调动,赴县任职,信念不变,一如既往。他会把别人请托送的礼品扔到政府大院中;他会在大会上对求他办事,给他“送礼”的人,点名批评。他的做法虽不近“人情”,但也留下美名。回顾自己三十多年的成长,祖父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我,教育着我,鞭策着我,让我时刻牢记“廉洁奉公”。
“廉者,政之本也。”廉洁从政,秉公用权,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包拯出任端州知州。当时端州以产端砚著名,历任端州地方官趁以端砚进贡之机,向砚工额外索取钱财以中饱私囊。端砚一事触发了包拯的感慨,于是创作了《书端州郡斋壁》:“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这首诗字字沥血,抒发其刚直坚贞、憎恶如仇的心绪。包拯由于秉公执法、刚正不阿,被世人誉为“包青天”。
古有“包青天”,今有“焦裕禄”,是后人对同执政开封的他们的颂扬。
1963年初的一天深夜,焦裕禄还在灯下看文件,大儿子焦国庆从外面回来,愉快地告诉父亲刚刚看了戏。焦裕禄问他谁给他买了票?国庆说:他一说自己是焦书记的儿子,检票的叔叔就放他进了门。焦裕禄眉头一皱严肃地问道:“国庆,你看戏不买票对吗?”国庆说:“我是小孩,没人在意。”
焦裕禄说:“年龄小就知道占公家的小便宜,长大了就会贪大便宜,这是很危险的!演员唱戏,是一种很辛苦的劳动,看白戏是一种剥削行为!”。焦裕禄从自己兜中掏出了两角钱,交给了国庆,语重心长的教导说:“从小就要养成公私分明、为人民服务的好品德,不要以为爸爸是书记,就要搞特殊。明天把钱送给检票的叔叔,向他承认错误。”此后,焦裕禄又经过深入思考制定了《干部十不准》文件。
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要充分认识依靠人民是智慧和力量源泉,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永恒追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朝名臣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在遭受严峻考验的时候,于谦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写下了著名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古人的诗句千古传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志士踔厉前行。
邓稼先,两弹元勋,他是中国核事业的开拓者,也是廉洁奉公的践行者。作为父亲,邓稼先非常宠爱孩子,视孩子如掌上明珠,但是在一些问题上他却选择了“不作为”。女儿邓志典还不到十五岁时,就去内蒙古建设兵团被分配在一家做箱子的工厂当工人,一干就是四年。期间,一次核试验完成之后,邓稼先放弃了回北京休息的机会,坐了几天几夜火车,又步行二十几里去看望女儿。他给志典带去了几听肉罐头,那是他在戈壁滩上节省下来的营养品,看着女儿狼吞虎咽的吃相,他心里泛起了一丝苦涩。以邓稼先的“国宝”身份,可以有很多办法把女儿接回来的,但他没有这样做,他的女儿是研究所中最后一个按政策回到北京的。
邓稼先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在生活上却从无要求。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给他配的专车,除了工作需要,从不使用。单位分给他新的住房,他坚持不搬,一直住在老旧的公寓里。简朴的作风,直接影响了他的子女。邓志典在美国读研究生期间,生活节省,对于追求高消费和洋气的东西没有一点兴趣,穿的衣服还是从国内带过去的。
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追求健康情趣,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正确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代郑板桥是康熙时期的秀才,雍正十年的举人,乾隆元年时的进士,曾任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其著名诗篇《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人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正直不屈的骨气。
增强志气,就要坚定理想信念,一个人有无成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青年时期是不是有志气。14岁的周恩来在回答老师提问时,斩钉截铁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伟大人格令国人敬仰。
1960年的一天,周恩来总理罕见地对秘书何谦发起了火。而让总理发脾气的原因,正是何谦未经总理允许,擅自修缮了总理的住所——西花厅。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一直在中南海西花厅内工作和生活。西花厅陈旧、阴暗、潮湿,夏天青砖地上常泛出一层白色的碱花,屋内木头也有些腐朽了,梁柱上的漆皮剥落得厉害,这就是总理的住所。时间久了,秘书何谦也看得十分心疼,屡次劝总理将西花厅适当修缮一番,但都被回绝了。
1960年初,周恩来赴广东出差两个月,正好那段时间邓颖超也没在北京,何谦趁此机会对西花厅做一些维修。谁知周恩来视察归来,还没踏进屋门,就发现了这些变化,于是便有了大发雷霆的一幕。他说:“国家现在这么困难,各方面建设都需要资金,怎么能用公款为我家里装修,这是不能允许、不能容忍的。”等西花厅恢复了旧貌,周恩来才进了家门。
事后,他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多次在国务院办公会议上检讨自己,并教导秘书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要影响一大片。你们花那么多钱,把我的房子搞得那么好……这样一级学一级发展下去怎么得了?”
作为年轻干部,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无论职位高低、手中权力大小,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姓公不姓私,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只有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感,在权力面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执政为民作为正确使用权力的基本要求,才能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要深刻认识监督是最大的关心和爱护,自觉养成在监督下工作、生活、行使权力的习惯,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作为青年干部,我们以诗言志,落实苦干、实干的务实精神,加强道德修养,见贤思齐,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廉洁奉公,争做一名优秀的年轻干部。
(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融保险事业群第二党支部供稿 作者:李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