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源流】格物穷理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发布时间:2024-10-14  |  【打印】 【关闭

  

格物穷理,出自明代方孝孺《答郑仲辩》:“其无待于外,近之于复性正心,广之于格物穷理。”意思是不依靠外界的力量,回归本性,端正内心,多方面深入思考和探究事物的道理,达到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认识。

格,形声字,从木,各声,《说文解字》:“格,木长皃(貌)。”本义是指树木的长枝条,引申为格子、栅栏、格目等义。因格子、栅栏用木条做成,用来对事物进行区隔、识别,又引申为推究。穷,形声字,从穴,躬声。《说文解字》注:“穷,极也。”本义为身居洞穴,身体被迫弯曲、不自由。后引申为追究、穷尽、终结等。宋代大儒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穷即穷尽到底,深度研究事物,以获取其中的知识和道理。

格物穷理是一种研究事物获得知识的方法。古人云:“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注重求知探索。无数古圣先贤凭着格物穷理的意志和韧劲,来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勤于读书,擅于格物,精于穷理,思考问题就不会停滞僵化,对事物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就能够真正掌握知识与智慧。

读书如此,治学亦然。格物穷理既考验“术业有专攻”的专注与严谨,更体现探索真知的韧劲和毅力。名医李时珍主张“医者贵在格物”,精研医药学术50多年,最终写出《本草纲目》这一传世名著。清末书画家、篆刻家吴昌硕对石鼓文精研之深、之熟,古今罕有与之相匹者,仍力求“一日有一日之境界”,不仅“熟”而不“油”,而且“生能出新”,不断焕发活趣和生机。正如清代散文家包世臣在《小倦游阁记》中描述古人游历时提到的那样,遇到山川平原、舟子走卒,都会用心考究,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所以才“见闻愈广,研究愈精,而足长才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格物穷理强调了求知探索的重要性,表达的是一种对问题穷追不舍的精神。大文豪苏轼途经湖口时游览石钟山,对其名称感到好奇,亦对前人的说法存疑,为一探究竟,便与长子苏迈一起泛舟崖下,终于找到石钟山得名的可靠原因,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创作了传世名文《石钟山记》。他感慨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一切未知之理的洞悉,一切未知之境的打通,都离不开追根究底的实践探索,苏轼这种以实践求真知的精神着实让人钦佩。

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无穷尽,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绝不能满足于自身已掌握的部分,而要利用现有的知识,去研究新领域、新事物,只有不断思考,不断求索,勇于探索与实践,才能抵达真理的彼岸。(赵威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