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历史回顾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09-09-02  |  【打印】 【关闭

  

● 早期盛行的移动存储——软磁盘

9千万的差距百年来数据存储历史回顾
 软磁盘
   第一张软盘,发明于1969年,当时是一张8英寸的大家伙,可以保存80K的只读数据。4年以后的1973年一种小一号但是容量为256K的软盘诞生了:它的特点是可以反复读写。从此一个趋势开始了磁盘直径越来越小,而容量却越来越大。到了1990年代后期,我们可以找到容量为250MB的3.5英寸软盘。
● “重”大突破——世界上第一台硬盘机
   1956年9月13日,IBM发布了305 RAMAC硬盘机。与之相关的计算机平平无奇,可是在存储容量方面有着革命性的变化--它可以存储“海量”的数据,“高达”4.4MB(5百万个字符),这些数据保存在50个24英寸的硬磁盘上。直到1961年,IBM生产了1000台305计算机,IBM出租这些计算机的价格是每个月3千5百美元。

9千万的差距百年来数据存储历史回顾


 上吨重的硬盘机,需要飞机托运
   上图可以看到,世界第一款硬盘机重量达到1吨以上,而现在的硬盘最小仅有0.85英寸,重量10克都不到。

9千万的差距百年来数据存储历史回顾
 东芝0.85英寸硬盘——世界最小硬盘

   该硬盘的工作电压为+3.0V。读写时的标准耗电量为0.65W。外形尺寸为3.3×32.0×24.0mm3,重量不足10g。对于耐冲击性,硬盘工作时在2ms的时间里能够承受1000G的加速度。
● 现在最重要的存储设备——硬盘

9千万的差距百年来数据存储历史回顾

   硬盘是现在还在发展中的一种技术,图中的日立Deskstar 7K500,是第一个达到500G容量的硬盘--是最早的IBM 305 RAMAC的12万倍。我们面对的硬盘发展趋势很明显:越来越便宜的硬盘,有着越来越巨大的容量。

   2000年2月23日,希捷发布了转速高达15,000RPM的Cheetah X15系列硬盘,其平均寻道时间只有3.9ms,这可算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硬盘。同时它也是到目前为止转速最高的硬盘,其性能相当于阅读一整部 Shakespeare只花.15秒。此系列产品的内部数据传输率高达48MB/s,数据缓存为4~16MB,支持Ultra160/m SCSI及Fibre Channel(光纤通道) ,这将硬盘外部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了160MB~200MB/s。总得来说,希捷的此款("捷豹")Cheetah X15系列将硬盘的性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9千万的差距百年来数据存储历史回顾
 希捷硬盘

   2001年下半年Seagate在发布了Barracuda IV系列产品,这一系列产品采用了Seagate独有的FDB液态轴承马达,工作噪音非常小,时至今日仍然是最安静的硬盘之一。也正是Barracuda IV的出现,逐步确立了Seagate在硬盘业界的领袖地位。 

   2003年,Seagate率先推出了Barracuda 7200.7系列产品。这一系列产品采用原生SATA控制芯片,结束了桥接SATA硬盘的历史。从这一系列硬盘开始,采用SATA接口的硬盘开始支持SATA特有的技术—NCQ(原生命令队列)。

   现在,Seagate已经率先推出采用垂直记录技术的2.5英寸硬盘产品Momentus 5400.3以及同样采用垂直记录技术的Barracuda 7200.10系列产品。7200.10系列产品再次刷新了硬盘单碟容量的纪录,单碟容量达到180GB,这一系列的旗舰产品容量为750GB。硬盘容量正在向TB级逼近,日立前不久也推出了采用垂直记录技术的2.5英寸硬盘产品。上面的硬盘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出硬盘总是朝着容量更大、速度更多、运行更稳定的方向发展得,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将来也必然是这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