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记忆(一)——写在纪念唐稚松院士逝世十周年之际
文章来源:中科院之声 | 发布时间:2018-07-24 | 【打印】 【关闭】
编者按:唐稚松(1925-2008)是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为我国计算机科学和软件事业贡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在唐稚松院士逝世十周年之际,刊登唐稚松院士的学生原中科院软件所所长冯玉琳先生撰写的一篇回忆文章,以纪念唐先生。
我们非常荣幸能够成为唐先生名下的一名学子,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老师永远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回顾过去与老师在一起的日子,老师的一言一行,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以下记述是本人的点滴回忆,聊以寄托对老师无限的感激和哀思。
两次召唤
在全国上下沐浴在科学春天的那个年代里,1978年10月,我踏上去北京的列车,成为唐老师的一名编外研究生。说来也真是巧合,我先后两次北上,第一次为求学,第二次为工作,都是响应了老师的“召唤”而来。
高考恢复招生之后,紧接着又恢复了研究生培养制度,开始在全国招收研究生。于是,我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入学报到之后,恰逢唐稚松老师来科大讲学,在聆听了唐老师精彩生动的学术讲演之后,我们跟着去宾馆。就在老师的房间里,唐先生为我们讲当前计算机科学发展大势,还关心地询问我们两个刚入学的研究生的情况。
当年中国科大计算机系软件专业仅录取了我们两个研究生。我向老师讲了我在文革前就已是研究生,但专业是基础数学,文革中被分配到基层,这次考回来改了专业,读计算机软件了。同时录取的另一个研究生来自上海,66年高中毕业,没有读过大学,是自学成才,直接读研了。
听我们两个年轻学子如是说,唐老师慧眼识徒,高兴地对我们说,一个读数学的,一个自学的,现在读软件专业研究生,很有发展潜力。后来就与科大老师商定,并经学校批准,将我们送到中科院计算所代为培养,直接由唐老师指导。我就是这样幸运地响应了老师的第一次召唤,从合肥北上,进入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习。
在唐老师的指导下,我于1982年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获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到合肥,开始在中国科大计算机系任教。在这里我努力从事教学和科研,还先后出访美国和欧洲的著名大学,先后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和教授。1992年中科院软件研究所领导班子换届,需要补充年轻的优秀科技人才,中科院人事局有意调本人到软件所工作,但中国科大不同意,事情搁置下来。当时唐老师正在德国访问工作,情急之下给时任中国科大校长的谷超豪教授写了一封信。
唐先生对年轻人才的殷切盼望之情深深打动了谷校长,就这样,响应老师的第二次召唤,我很快就到了中科院软件所,被任命为副所长,协助许孔时所长工作,两年后被任命为所长,为软件所的改革发展,也为中国软件事业努力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正是老师的这两次召唤,改变了我人生发展的轨迹,使我一步步进入了科学的殿堂,而作为回报,我也卯足了全部力量去学习和工作,可以说,没有老师的这两次召唤,就不会有我当初学业的进步,也不会有我日后事业的成功。
前排:唐稚松。后排右一起:林惠民、冯玉琳、范植华、柳军飞。
谆谆教诲
唐老师是我国计算机界的一代名师,他对学生要求严格是出了名的。他不时告诫我们,要想成才,切忌浮躁,首先要把基础打扎实。到北京后师生第一次正式见面,唐老师就为我指定了一批专业书籍,主要是关于自动机和形式语义方面的,要求我们去读,要求真正理解,做到融会贯通。我们真的读了,有些书读得很难很难,但越读心里越透亮了。
唐老师还要求我们学好数理逻辑。正像理论物理离不开数学一样,软件理论离不开数理逻辑。当时的研究所委派陆钟万教授给我们讲授数理逻辑课,陆老师的课讲得很好,清晰的思维和流畅的推理,使人流连忘返。但这门课程是为计算机科学的研究生开设的,唐老师还要给我们加码,要求我读一本数理逻辑本专业用的教程,这段时间我学得很艰苦,但为我以后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打下了根基,可以说是终生受益。
我本来是学数学的,改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确实有好的一面,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强,但也有不好的一面,缺乏对计算机的训练。唐老师特别指出,理论研究最终要回到实践,要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很多理论问题也都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唐老师在当时的结构程序设计领域早已卓有成就,读了他撰写的“结构程序设计与结构程序语言”长文,使我很快对当时国际上的最新研究和发展动态有了深入的理解。
我学术生涯发表的第一篇研究论文是“LBLR(K)优化中的错误检测”,这篇文章是在唐老师关于LBLR(K)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LBLR(K)是唐老师提出的一个优化算法,通过状态归并的方法减少LR(K)的状态数,并使归约之后的转向状态唯一。但状态归并的结果会使错误检查变得困难。唐老师让我解决这个问题,改进LBLR(K)优化算法使能保持LR(K)有效的查错功能。在唐老师的指导下,我很快解决了这一难题,研究结果1980年在《计算机学报》上发表。
后来唐老师去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也常来信指导我的学习和工作。受老师学术观点的影响,我开始了对结构程序设计的研究工作。我还参加了由仲萃豪老师组织的讨论班,并与仲老师合作完成了“程序设计方法学”一书,这是国内第一本公开出版的程序设计方法学的著作。1983年首先全文连载发表在《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上,后来在国内许多大学里广为流传,作为大学生或研究生教材使用,又几经修改,先后在1985年和1989年出版成书。这是我生平发表的第一本学术著作。
我的博士学位论文更是在唐老师的直接影响和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的题目是程序逻辑和程序正确性证明。将程序放到一个更大的逻辑空间去研究,这是唐老师一贯的学术思想。在打基础阶段,我主修了数理逻辑和形式语义方面的课程,再加上结构程序设计理论和方法学的训练,一切到此似乎已经是水到渠成了。进一步对程序逻辑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顺利地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也成为我国恢复学位制度以来第一批博士学位获得者之一。
中庸哲学
大家都知道唐稚松先生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哲学家。还是年轻时代的他,1945年在当时的西南联合大学就读的是哲学系,后来在清华大学哲学系研究生院研读的专业是数理逻辑,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也是在数理逻辑研究室工作。
唐老师一生的学术思想,深受其哲学观影响和支配,他的学术成就也是与他所坚持的哲学观点分不开的。
唐老师对于中庸之道,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唐老师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意即坚持自己的目标主张,同时通过调整和平衡去实现目标。这种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要求从变化中对各种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合适的分寸,做到恰如其分。
唐老师的XYZ系统研究充分体现了这种一以贯之的哲学思想,从各种语言的逻辑中找到其可相互适应的条件又以合适的分寸将它们组织成统一的整体。既强调逻辑分析,在语义问题上保证逻辑精确性要求,又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简单而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XYZ系统的设计思想,概括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
(I)试图在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之间找到一种合理的平衡;
(II)试图将多种有意义的程序范型,在协调的形式框架中统一起来。
作为(I)的直接后果,统一地以时序逻辑语言去表示系统工具的精确语义界面,以及由系统环境所生成的程序的操作语义,这样可加强程序的可重用性和可适应性。
作为(II)的直接后果,由于XYZ/E表示的过程性程序、抽象描述及产生式规则具有统一的形式框架与计算模型,致使不同范型的程序块可在XYZ系统中进行组合并协调运行。
作为XYZ系统核心的时序逻辑语言XYZ/E,选择以一阶线性时序逻辑为基础,并引进一种统一的时序单元图式。由于引进了表示赋值及控制转移的等式,从而使算法的状态转换命令与表示功能的直言描述可以用统一的形式表示出来,构成统一的计算模型。
这是当时国际上最早提出的一种可执行时序逻辑语言,被国际著名计算机专家称道为软件工程研究领域中发展可执行时序逻辑的先驱。鉴于唐稚松先生在基于时序逻辑的软件工程环境理论和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成就,他获得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当然,由于所出发的哲学观念差异以及采取的技术途径不同,唐老师的研究工作也常常不易为西方一些理论家所理解,正如国际著名时序逻辑专家Manna和Pnueli两位教授对此评论道:“唐稚松教授使时序逻辑概念超越了任何人的想象,他将之应用于各方面,在从前无人认为是可能的。”
而日本《朝日新闻》曾发表专文评价唐先生的工作,“虽然这系统(XYZ系统)所采用的基础数学理论来源于西方,但构造此系统的基本思想却来自于孔子的中庸哲学以及佛教禅宗的伦理哲学。这也许可以说是东方文明对于新的21世纪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大贡献吧。”